校内外总览(徐汇校区)
校内外总览(徐汇校区)
徐汇校区旁边就是上海南站,有地铁站直达,地理位置上来说十分优秀。在地图上,徐汇校区处于上海靠近中心的地方;但是校区周边其实并不发达,基本都是老城区的住宅区,和“外地人的上海印象”差得挺多。
然而我在徐汇校区的生活,可算是蹲了大牢了。
徐汇校区地价贵,比奉贤校区还小,去哪都不算太远。
徐汇的生活气息比较重,因为许多教职工带小孩住在这里;情侣也更多,每天的路上都比较嘈杂。我个人而言是不喜欢热闹的,因此这一点是缺点。
华理的大四上还是有一些课的。徐汇校区上课远,去信息楼要走完校园的一条边;去教室就更远了,我们一般在四教上课,要跨一条对角线。离宿舍近的都是些实验室和化工的实验楼,对于本科生来说完全是没有用的存在。
快递驿站在生活区的对角。因此取快递的距离等于是走了一次校内的最长距离。我真是非常痛恨这个驿站的设计。
商业街也又小又短,2024 年许多店铺甚至搬迁到了更远的西门。
徐汇校区的体育场不在校内,在西门外,离宿舍的距离比奉贤体育场离宿舍还要远得多。
总之,结合伙食和宿舍来看,我感觉徐汇校区比奉贤校区还要差很多。
空气
到了徐汇以后日常给我的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空气质量差。虽然奉贤校区在化工厂旁边,空气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,但是它至少是晚上才可感知,而徐汇校区的空气一天到晚都很差,这导致了我大四基本没做任何有氧运动。我的同学们有的去办了室内健身房的卡,我觉得这是在徐汇校区运动的唯一解。
白天在各个化学实验室之间穿行,可以闻到化学物品的气味。虽然我不是学化工的,但是我感觉那些实验室并没有做什么废气处理。
正午的太阳照在足球场的人造草坪上,会向外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。我在 google 上很难搜到这些气味的本质,但是用 grok3 进行开放域推理,获得了这样的回答:人造草坪主要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纤维制成,背衬可能使用聚氨酯或乳胶,填充物通常是回收轮胎橡胶。在阳光暴晒下,这些材料会因高温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,形成特定的气味。研究显示,聚乙烯加热时可能释放烷烃和烯烃,如己烷、庚烷和辛烷,而橡胶填充物可能释放苯乙烯、甲苯或苯并噻唑等芳香族化合物。 而苯乙烯是致癌物质,因此即使 AI 说的不一定正确,我也会避开足球场走,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。
徐汇校区绿地面积占比相对于奉贤校区而言非常小,这些受到污染的空气也很难被植被净化。这也是处于城市中心的代价。
通行
前面说了,学校旁边就有地铁站,有了地铁,上海哪都去得。并且东门正在修一个离校门更近的地铁口,方便通行;虽然我 2025 届应该是等不来它投入使用的那一天了。
徐汇校区的共享单车不像奉贤那边是校内外隔离的,这里的车可以到处骑进骑出。这导致了:
- 白天地铁口的人行道上停满了共享单车,连走路都困难。
- 单车的成色普遍比奉贤烂很多。